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彩繪休閒漁業 20080320


資料來源: http://www.ocean.org.tw/mag/002/002010.htm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規劃實務
( Practical training on recreational fishery )
班級:觀光休閒系休閒組一年甲班 
學號:1096420057
姓名: 陳立傑

方興未艾的觀光休閒漁業
  我們剛剛起步,必須選擇漁民最有利,最能夠做且投資不大,並能夠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田園景觀、漁產業、漁港http://tw.youtube.com/watch?v=F227oDqReY0、漁村設備和人文資源者,先行著手推動。
發展觀光休閒漁業的緣起
  筆者於 1988 年開始策劃辦理休閒農業,立即引起共鳴,有關休閒農業的定義,也很快獲得共識。然而當政府推出「休閒農業」時,許多類似之觀光漁牧產業,不適合歸入觀光果園,森林遊樂,甚至渡假小木屋,土雞城等從事觀光農業或農村者,均冠以「休閒農業」,致外界對休閒農業有眼花撩亂的感覺。因此在有關業者提出「休閒農業」的申請構圖,專家學者的規劃設計,亦諸多以農業遊樂區或鄉村遊樂區的形式提出,規劃案中規劃許多兒童遊樂或遊玩的機械設備。畢竟休閒農業是頭一椿,規劃者有景觀,有遊樂區的經驗,卻沒有休閒農業的經歷。經過一兩年的溝通,逐漸的有宜蘭冬山的香格里拉、苗栗的中部酪農村和屏東的恒春農場,依休閒農業的理念發展出來,有關大學的農經與推廣系所,更有休閒農業的課程講授。
  漁業觀光休閒產業,緊接著發展海上的娛樂漁業和陸上的休閒漁業。惟後者較傾向於在港區推動假日魚市,水族館與漁業歷史博物館為主,農委會於兩年前開始積極參與休閒漁業推動工作,推動陸上休閒漁業,輔導經營者將漁業、漁港、漁村、相關的自然環境,景觀和文化資源,由規劃設計予以妥適的組合,促使觀光休閒漁業勢必更符合漁村社會與漁業環境需求,帶動漁村經濟發展。
推動觀光休閒漁業,具有多層面的社會與經濟意義
一、從社會需求面言:
  由於經濟成長,國民生活水準提高與豐富化,以及都市化的結果,居民對觀光休閒漁業的需求日趨殷切。漁村和漁港有豐富的資源和空間,可成為提供觀光休閒人口,體驗和享受漁業,漁村生活的場所。另一方面,由於交通與道路的改善,國民休閒時間的增加,消費結構的改變,以及觀光休閒生活廣告的促進導引,也帶動觀光休閒產業的發展。
二、從漁業資源的利用言:
  漁船作業需船員兩人以上,改由漁釣船只需一名,節省的人力,可從事其他產業,增加收入。漁釣業之獲魚,與一般漁業之方法與漁種不同,可培育漁業資源。而漁業、漁村、漁港本身資源外,相關之自然環境、景觀、文化等資料可以活用,並拓展至健康、教育、觀光、休閒、渡假、生態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機能,創造漁民的就業機會,增加其所得,更可進一步引發其對自然環境,傳統文化與產業資源的傳承與保護。
三、從漁民的所得層面言:
  可減輕漁民過量之勞動力以及漁船漁具高額投資之負擔。高齡漁民可從事體力較輕便之售魚或觀光休閒之服務性工作,且較海上漁獲或塭養之風險低,並獲較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觀光休閒漁業,因基本公共設施、產業調整、體驗活動、民宿經營、觀光服務、假日魚市、資源保護、海鮮美食等增加漁村婦孺參與和經營機會,提高漁民所得。
觀光休閒漁業,發展趨勢與推動重點
  依國家經濟發展情況,觀光產業大致可分為旅行、觀光、休閒和渡假;先進國家的歐美,似已發展到休閒與渡假階段,我國的發展則介於觀光與休閒之間的階段,一般開發中國家,以自然與文化資源的利用為主;而已開發國家則增加漁產業、漁村風貌、漁港碼頭等的活用,而且創出和塑造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以吸引社會大眾。觀光休閒漁業的發展,項目也非常豐富,我們剛剛起步,必須選擇漁民最有利,最能夠做且投資不大,並能夠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田園景觀、漁產業、漁港、漁村設備和人文資源者,輔導漁民就以下幾項為主軸,先行著手推動。
一、捕捉周邊資源發展觀光休閒漁業:
  圍繞在經營者周圍之地形、地質、水陸空地域、動植物景觀、有溪流、水庫、河沼、魚塭養殖、沿近海、海面養殖漁業,有漁村設備、空間、景觀和生活、漁港、港澳碼頭、漁船遊艇、市場設備、人文資源等,至為豐富瑰麗,需輔導漁民妥為捕捉規劃利用。另一方面更可利用產業特色,依旅客年齡、時序、季節、動植物、民俗文化、產業種類、生態和景觀,設計觀光休閒或漁業生產、漁村生活體驗活動,以帶動觀光休閒漁業發展。
二、獎勵漁村經營民宿:
  台澎金馬的漁村,適合發展「民宿」,但除了澎湖的吉貝與望安兩個離島外,其他地區很難看到。一般民宿的條件,以具有海鮮美食、海水浴場、海塭釣場、舒適住家、整潔的社區,良好的漁村風貌和形象。而漁民可兼當嚮導,帶客人釣魚、參觀捕撈作業,或教導鄉土料理,解說海洋與漁業常識、介紹鄉土民俗、進行與都市居民的交流,都會讓客人有溫馨之感。
三、輔導資源管理型觀光漁業:
  維持漁港與漁村的活力,在沿岸近海水域投放人工漁礁,或特定漁種區,指定漁會,漁村執行資源管理任務,規定漁期、漁區、漁法、漁具等。擬訂公約供地區漁民信守,防止不當或非法捕撈,另一方面可將資源維護管理,和豐富的漁業資源,規劃為資源利用型觀光休閒漁業。
四、漁港深具發展觀光休閒潛力,甚值大力推動:
  漁港的港澳、碼頭、港灣、燈塔、防波堤、漁船、遊艇、魚市場、寬廣的港區和設備,可依資源規劃為港區、釣魚區、假日魚市、公園區、海鮮美食區、民宿區,配合周邊綠美化植栽,配合觀光休閒經營,應可開創出具有特殊漁港風貌的觀光漁港。
五、鼓勵小規模具有特色的觀光休閒漁業園區:
  觀光休閒漁業,一般均設定在較大規模,目前相關規定也如是要求。其實大有大的自然,而小有小的精巧雅緻,陸上漁塭或沿近海之箱網養殖五公頃以上之小型的漁業園區,有適當的空間、景觀環境,凸顯特區風貌,做小客源流量之觀光體驗漁區,也是值得提倡和輔導。
發展觀光休閒漁業的策略
一、制訂觀光休閒漁業管理辦法:
  本令已於 1996 年 12 月 31 日訂頒《休閒農業輔導辦法》,規範休閒農業,目前陸上觀光休閒漁業適用前項法規,至於觀光休閒漁業區之設施許可使用細目亦在研訂中,將來視漁業與漁村實際需要,再研擬相關作業準則或要點來規範輔導。
二、支援規劃設計:
  辦理觀光休閒漁業地區,應由經營者提出經營構想和初步之規劃構圖,經政府核可,再支援邀請學者專家,以其專業知識與經營者溝通,商議其資源最經濟最有效的運用,最佳的佈置和最適當的投資,構築最大經營效益的規劃設計藍圖。
三、改善漁村社區環境與必要基本設施的支助:
  觀光休閒漁業地區,其居住環境陰暗,巷弄狹窄和髒亂的情況必需改善,生產與生活環境均應綠化、美化和淨化,建構成整潔形象,在園區內停車場、步道、觀景亭、綠美化、教育指示牌、服務中心、釣魚場所、鮮魚直銷場所、浴廁及住宿等主要設施予以適當比率的支助。
四、提供必要之經營管理與資訊的協助:
  政府需協助其建立前瞻的經營體制,指導其利用資源,擬訂一個年度可確保相當顧客,以及因應與克服景氣和季節影響之下安定的周年經營計畫。同時指導與提供觀光休閒漁業資訊,配合整體觀光休閒漁業,企劃各種系列之廣告宣導戰略,告知社會大眾。必要時邀專家學者組成小組,以諮商、協助講習、研討會和發行刊物等方式協助。
五、提供經費支助與專案貸款:
  觀光休閒漁業之園區,需改善和充實之基本設施多,所需投資金額較高,且回收年期長,而經營者復需克服景氣與季節的變動,因此政府給予經營班隊集團經費補助,以及經營者專案性低利貸款的支助,均屬必要的措施。
六、以節祭體驗活動,帶動觀光休閒漁業發展:
  台灣鄉村的民俗文化資源至為豐富,將其活動導入觀光休閒漁業,亦可以虱目魚節的方式辦理體驗漁業。園區可提供服務之摸蛤、釣魚、拋手網、撐竹筏、水上拔河、混水摸魚、漁特產品展售、鮮魚美食、鮮魚競賽、各種趣味競賽。另一方面大、中、小學生體驗學習,亦可透過學生社團的管道舉辦各種體驗交流、競賽活動,而各項節、祭、體驗活動結束後,各該園區在平時或星期假日均可提供相似的服務,各種體驗活動才有意義。
七、發展具有獨特風格,建立觀光休閒漁業形象:
  各地區資源條件互異,有草原、溫泉、沙灘、潮間帶、防風林、海鳥、紅樹林、漁港、魚塭、鹽田等結合地區文化和觀光動線,構築成各該地區獨特風格。在經營時更應掌握此特色,朔造園區形象,形象可由地標或最具特色者切入塑造形象,理想的形象可塑造得高些,以導引產業蓬勃發展。
觀光休閒漁業潛力大,遠景璀璨瑰麗
  面對目前漁產業實況,為促進漁村社會的活性化,發展漁村經濟,是需要有一套新的理念和做法。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將觀光休閒漁業引進漁村,不但深受經營者的肯定,也廣受消費者的歡迎,更因此帶動其國人長期在農漁村休閒渡假,並已成為觀光產業的主流。台灣的漁村漁業同樣需要導入觀光休閒產業,而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亦有需求。因此政府順勢,做有計畫有步驟的輔導推動,帶領各級機關團體和漁民朋友,在觀念上和實質的產業經營上找出二、三個據點示範成功的個案,自能帶動漁民群起仿效推動,為漁業與漁村注入新的活力,其效益將迅速的普及和蔓延至全省各地,貢獻廣大的漁產業和漁村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