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觀光遊憩資源實務~玄武岩的簡介 休閒三乙 1094404066 張淑慧

玄武岩的簡介
  澎湖群島的玄武岩,係由玄武岩熔岩多次經過地底裂隙湧出地表冷卻而成的。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玄武岩在望安島的天台山,熔岩約在一千八百萬年前開始流出,約在八百多萬年前,最後一次於東嶼坪湧出,澎湖的火山活動就全面停止迄今。群島的地層在地表上都可以清楚的見到二至三層的熔岩,其地質年代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中期至晚期,這種地層在漁翁島上最為清晰,故稱為「漁翁島層」。
  澎湖地質的特色是其柱狀節理及成分特殊。玄武岩最具特色的景觀,是熔岩因冷卻收縮後,岩體產生的五、六角形的岩柱破裂,這種破裂面稱為柱狀節理。此外還有板狀和片狀兩種節理。由於玄武岩地質地貌為全台僅有,政府於民國八十四年將全縣列為國家級的風景特定區。

一、 形成
由大地構造資料和玄武岩的產狀推斷,澎湖的岩漿噴發形式是屬於由裂隙湧出的「洪流式」噴發,因此澎湖玄武岩可稱為「洪流式玄武岩」。
  澎湖的岩漿噴發是溫和的,它沒有高聳入天的塵雲,也只有少量的火山灰和火山礫等碎屑物質降落地表,但是大量熾熱岩漿由深裂隙湧出,有如洪流一般覆蓋四面八方,進而堆疊成數十公尺高的台地,其規模和破壞力也是不容忽視。
  玄武岩岩漿之所以能流動並覆蓋廣大面積,歸因於它的二氧化矽含量較低,使岩漿的黏稠性也跟著降低。因此,澎湖的玄武岩熔岩流所形成的最顯著地形特徵是,立於海水面之上地勢平緩的台地,一般稱為「方山」(圖二)。相對的,安山岩質和流紋岩質的岩漿則因二氧化矽含量較高,黏稠性也較高,不會像洪流一般的漫流,而容易形成高聳的圓錐狀火山,例如:台北的大屯火山群。

《圖二》玄武岩流因二氧化矽含量低,黏緻性也較低,所以可漫流覆蓋廣大面積,加上澎湖地區古地形平坦,所以焙岩流流出後形成平緩的熔岩台地,從海上看有如位在海洋中的「方山」。(地點:虎井嶼)



「洪流式玄武岩」所形成最普遍且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就是柱狀節理形成的山壁(圖三、四)。柱狀節理的成因有如乾泥枯地叫做縮龜裂現象,也就是當厚層熔岩流靜止冷卻時,會由頂部和底部開始產生多角狀的收縮裂隙,若是一個相當均質的岩體,由於均衡的收縮,理論上會生成等邊的六邊形裂隙,此裂隙便是節理面,而且會垂直地形面,逐漸向厚層熔岩流內部發育,當上下裂隙連成一面,便成緊緊相臨的一根根六角形石柱。這些石柱多為垂直,若偶爾發現扇狀或傾斜狀,則表示熔岩流覆蓋的地表有局部起伏的現象。


《圖三》由緊密相臨的石柱所形成的高聳海崖,是澎湖群島的獨特景觀。每根石柱的接面是所謂的「節理」面,在此稱為「柱狀節理」,為玄武岩岩漿冷卻收縮的結果。(地點:七美嶼北端)




《圖四》柱狀節理因岩漿冷卻面向各方向收縮,而在橫切面上顯現出多邊形的幾何圖形。(地點:七美嶼牛母坪)



在陡峭的海蝕崖邊,柱狀節理構成的緊密石柱因為海水的侵蝕作用,更容易顯露出熔岩流的厚度規模,柱狀節理的橫切面,尤其是海蝕平台面上,更清楚顯示其多角狀形貌。
二、 玄武岩的特徵
地形特徵
  玄武岩質的熔岩在火山岩漿中黏度最小,因此熔岩流出地表後為頂面平坦之方山地形,這也是澎湖群島無高山之主要原因之一。
節理特徵
  熔岩冷卻後形成多樣化的柱狀或板狀節理構造,是玄武岩很重要的外表特徵。
外形特徵
  當熔岩覆蓋地表時,由於含有空氣或水氣,在冷卻後會形成氣孔。除常見之多孔狀外,尚有管狀之氣孔柱或片狀之氣孔群。而因玄武岩組成的性質不同,造成外表顏色深淺不一,因此,又可分鹼性和矽質玄武岩。
顏色
  澎湖玄武岩呈現在地表之顏色自濃黑至灰黑,以至微褐灰色均有。濃黑者以鹼性玄武岩較多,其石基中含有較多量塵埃狀磁鐵礦;結晶較粗的玄武岩風化後,易呈微褐灰色;另多孔狀玄武岩風化後,較易生成灰紅色或淡紫色。顏色變化與岩石成分有直接的關係。  
產狀 
  澎湖玄武岩流分佈的產狀有層狀構造及不規則塊狀,少部份呈侵入岩脈,或是火山頸之構造出現(例小白沙嶼)。熔岩冷卻後的節理大部份呈現直立柱狀、水平板狀或傾斜柱狀等形態。
柱狀節理
  玄武岩熔岩流出地表後,受地形起伏,冷卻快慢與熔岩流出位置等影響,形成不同形態的柱狀節理,柱狀節理的多樣性變化,便是澎湖玄武岩外觀之特色,也是澎湖玄武岩地質公園邁向世界舞臺之條件。
風化形貌
  數百萬年來,澎湖玄武岩在風化、侵蝕及搬運作用的磨練下,形成豐富多變的地形景觀,其中較具鄉土特色的有火山地形的熔岩臺地、方山地形與火口地形;有風化作用使玄武岩節理逐漸剝落而形成的球狀風貌及風化紋理。這些地形使澎湖成為名副其實的玄武岩之鄉。

三、 種類
岩石中礦物顆粒的大小、形狀、排列方式,和它們膠結組成的情形,稱岩理或組織。澎湖玄武岩的熔岩,因冷卻凝固的速率較快,其礦物的顆粒很細,大部份為肉眼無法分辨的微晶顆粒和呈現隱晶質的火山玻璃,少部份呈現斑狀組織者以侵入岩形態出現。因此按岩石組織分類,可分為下列兩種:
緻密狀玄武岩
無氣孔,比重2.9~3.2,顏色大多為深黑色。部分岩層底部有小氣孔柱。
多孔狀玄武岩
氣孔多、比重較小、顏色較有變化。氣孔是岩漿內的氣體當壓力減少時氣泡逸散而留下氣孔洞,多呈橢圓狀,常有方解石、霰石、白雲石、玉髓和褐色的褐鐵礦、菱鐵礦和沸石……等次生礦物,慢慢填充在氣孔中,而形成澎湖的文石。

四、 分佈
  澎湖群島除了花嶼是由安山岩質的熔岩組成外,其餘各島嶼均是由裂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沉積岩夾層構成的火山群島。其中「桶盤嶼」是澎湖柱狀節理最發達的一個島嶼,外型酷似倒蓋的桶盤嶼,四周環繞著奇岩怪石,素有「澎湖黃石公園」美譽。而以西南方由小型裂隙孔洞噴出熔岩形成之宛如蓮花座海蝕石平台,最受矚目。員貝嶼北端的玄武岩形狀似硯,東邊又有一之如筆般的岩柱,因此又稱為筆硯,為一難得奇景。七美嶼的大獅風景區因岩狀型似北方雄獅蹲踞海崖,而成賞景據點。北方之龍埕灣,亦因彎曲節理有如蟠龍而得名。另外,還有小門嶼巨大的玄武岩拱門-鯨魚洞,以及西嶼鄉的小門、大果葉的柱狀玄武岩...等等。鬼斧神工的澎湖玄武岩,猶如名匠精心雕琢之成品,宏偉雄壯、氣勢磅礡。

五、 玄武岩產業文化
(一)玄武岩在澎湖常民生活中,其重要性是少有能及的,例如在:
1. 信仰上:信仰上玄武岩從宮廟的石柱到石塔、石牌、石敢當,以及相關的辟邪物,式樣和數量頗多,表一據揚仁江所調查,以玄武岩製「石敢當」統計而成為數可觀,計185座。
2. 建築上的玄武岩:玄武岩無論是建物壁體,或是打造為各部位方正的石條、過路、條石等,或做為舖面、石窗等,揭示高級而貴重的。
3. 民生用品所需的玄武岩:在澎湖人的生活裡,食物與玄武岩連上密切的關係,石磨石臼是年節糕粿和磨米搗米所不能缺,洗衣盆是洗滌衣物的專用,猪槽等則六畜興旺用得上,早期船上壓艙石、石錨等,甚至史前的網墜也是。
4. 宮廟中重要文物:玄武岩製品無疑的是最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宮廟翻修中,維繫和傳承的,諸如石碑的記載,鑿刻年代得對聯,鑿刻年代的金爐、香爐,以及石獅等。
(二)特殊的漁獵文化-石滬
石滬是由玄武岩填造而成,造滬的地點選擇在珊瑚、礁石地方,滬內漫生各類海藻,由於食物鏈的牽引,潮水退下後,潮間帶海溝留有積水,魚蝦陷入海溝,漁民就可輕易捕捉隨潮汐進出滬外滬內各種魚蝦。石滬常見的魚種有鮸魚、生咁 鐘螺、錢鰻、石斑魚等經濟性魚類。冬季還有紫菜繁生可供採拾,形成一項重要的地方產業。石滬捕魚是一種潮間帶強制性的陷阱漁法,也是一種最安全最省力的捕魚方法,早年巡滬捕撈為澎湖群島帶來相當多的財富。
澎湖縣幾乎每一個鄉、市皆有石滬,全縣五鄉一市合計大大小小石滬有五百五十八座。從石滬形成的歷史沿革來看,其與社區的關係極為密切,由於建造石滬的海岸是屬於社區居民的公共領域,空間不容私人獨占獨享,建造一口石滬所需的材料數量非常龐大,從玄武岩和咾古石挖鑿、打造、搬運到疊築造型,都需要集合眾人的力量。由於石滬建造的人力,組成方式,各社區不盡相同,導致後來石滬的所有權,巡滬捉魚的規則也有所差異。
石臼 馬槽






澎湖群島的玄武岩,係由玄武岩熔岩多次經過地底裂隙湧出地表冷卻而成的。最古老的玄武岩約在一千八百萬年前開始流出形成望安島的天台山,澎湖的火山熔岩因冷卻收縮後,產生柱狀節理,以及板狀和片狀兩種節理。其中「桶盤嶼」是澎湖柱狀節理最發達的一個島嶼,以西南方宛如蓮花座海蝕石平台最受矚目。員貝嶼北端的筆硯玄武岩亦為一難得奇景。七美嶼的大獅風景區雄獅蹲踞海崖成賞景據點。北方之龍埕灣,亦因有如蟠龍而得名。另外,還有小門嶼巨大的玄武岩拱門-鯨魚洞,以及西嶼鄉的小門、大果葉的柱狀玄武岩...等等。

課程:觀光遊憩資源實務
指導老師:徐瓊信 
班級:休閒三乙
姓名:張淑慧
學號:1094404066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