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澎湖馬公市菜園里 2008/03/11

主題:丁香魚的故鄉 - 澎湖馬公市菜園里


課程名稱: 休閒漁業

指導老師: 徐瓊信 老師

班  級: 觀休學系 觀光三甲

學  號: 1094411022

學  生: 劉玉山

e - m a i l: empty613@yahoo.com.tw

  
  菜園位在馬公內港,優點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捕丁香,少則二、三百,多則上千斤,煮魚、曬魚的工作都是交給婦女,盤商會來收購魚脯銷到台灣去。
  擁有新石器文化之粗繩文陶的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就有先住民存在。由於位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島之間,澎湖佔地利之便成了漢人最早開發台灣的地方。
  夏季是北上的黑潮支流和南中國海季風流,冬季則是南下的中國沿岸冷流,在各種冷暖海流的交匯下,產生大量的浮游生物,孕育了澎湖四周豐富的漁場。星羅棋布的群島,在每日各兩次的高低潮中變換數量,盛行的潮間帶活動,拾螺、採蛤、抱墩、石滬、牽罟、罶令仔繒、採蚵、撈海菜….,是海洋的賜予;澎湖人說:「海,是我們的田地」,在島與島之間的不是距離,而是延續大海子民生息的生命泉源。

牡蠣及箱網養殖奠定產業基礎  
 
  澎湖最重要的漁業曾經因戰亂而受創,在政府的扶助下得以迅速發展,但是民國50年代以後,維持著家庭式漁撈採捕的澎湖漁民,終究敵不過大額資本投資經營的遠洋漁業,漁產量相對降低,呈現衰退的現象,直到民國60年代,台灣省水產試驗所在此設立馬公工作站,從事澎湖地區的漁撈試驗與海況調查,民國62年改制為水產試驗所澎湖分所,推廣牡蠣(蚵仔)及箱網養殖,成績良好,奠定海面養殖的基礎,才確立了澎湖養殖漁業發展及轉型的方向。
  五十四年次的菜園里里長黃如芳,養蚵已經有十五年的歷史,他說除了蚵仔,箱網養殖也是本地漁民重要的產業,主要養殖的魚種是海鱺。
  台灣的海上箱網養殖於民國六十六年首先在澎湖展開,由於外海箱網養殖,可以避免過度利用陸上魚塭養殖對水土資源的負面衝擊,建立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永續性水產養殖產業,政府期望台灣海域發展出可與挪威鮭魚箱網養殖比美的外海箱網養殖,在不斷成立計畫推廣補助下,箱網養殖海鱺成了新潮流,菜園的養殖業者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跟進的。

「菜園」的故事
  菜園,不就是栽種菜蔬瓜果的地方,怎麼漁民還比農民多?這可是有故事的。   澎湖地區的風蝕嚴重,水分蒸發量高於年雨量,以致乾旱季節長達六個月以上,植物終年暴露在高鹽度的環境下生長不易,影響水土保持,使得本地長年為缺水的問題所困擾。不過,有個地方卻從不缺水,自日據時期起,就被規劃為水源保護區,這個地方就是現今的菜園里。
  菜園里是姓黃的單姓村,根據目前宗親當中年紀最長的黃玉彩表示,他們的祖先從福建泉州來到此已有三百多年,因為這裡水源豐沛,便在此集村而居,由於水隨處接就有,老一輩的人沒有出海捕魚的幾乎都在種菜,放眼望去都是菜園,所以才有「菜園」的地名出現。
  黃玉彩,民國十五年生,家中有四男一女五位兄弟,老大跟隨唐山師傅從事雕刻,老二做工程,老三十六歲時在武德軍用機場做工程時被飛機吸入而死,他排行老四,十六歲開始出海捕魚,姊姊在小時候就送給人家當童養媳 。   動力漁船是光復後才引進澎湖的,黃玉彩說他們那個時代,漁船是用搖櫓,相當吃力,每艘船至少要有七到九個人才能作業,通常是傍晚出海,用電燈泡(現在是用日光燈)照海面,因為魚有向光性,便會集中過來,天亮之後燈光失去作用才回航,大約是五、六點的時候。
丁香魚的故鄉
  澎湖的海岸線綿長曲折,菜園位在馬公內港,三面被陸地環繞,捕魚較不會受到天候風浪影響,黃玉彩表示,當時主要的魚貨是丁香、[魚勿]仔、鱙,內港的優點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捕丁香,其他漁港則要看季節,丁香可以製成魚脯,多的時候一次可以補到上千斤,少則二、三百斤,漁船回來後,煮魚、曬魚的工作都是交給婦女,曬好的魚脯等盤商來收,銷到台灣去。
  據說昔日菜園有一些人都是白天在海二廠(海軍第二造船廠)上班,下班之後趕回來跟著漁船出海捕魚,天亮回來,又去工廠上班,夜以繼日的辛勞無法好好休息,真的是得咬緊牙根才撐得下去。   黃玉彩指出,有了機器漁船之後,加上機械絞網機,出海捕魚可說是比以前輕鬆幾十倍,只要有二、三個人就可以出海作業,不過,以前菜園有十七組漁船在捕魚,幾近全村百分之七十的人都靠打魚為生,現在捕魚較輕鬆了,卻反而捕不到魚,菜園只剩下一組漁船。
  黃如芳解釋說,會剩下一組漁船的第一個原因是沒有魚獲,再來是人力不足,而菜園的海岸都用來養殖蚵仔,讓漁船沒地方捕魚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養殖業的過去與未來
  菜園開始發展蚵仔的養殖是在民國六十三年左右,第一批有五位股東,其實在此之前政府也曾試辦插蚵,因為剛開始沒有經驗,菜園內港的水較淺,退潮時蚵仔常常曬死,收成不好,漁民較不積極,除了菜園之外,竹灣、講美、沙港等地也有養蚵仔。
  至於箱網養殖在菜園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根據黃如芳的說法,早期箱網養殖的魚種是紅魽,由於每週都必須幫魚洗澡,把箱網拿起來泡淡水,耗費很多人力,加上成功率低,現在已經很少人養。
  和紅魽相比,海鱺成長速度快,而且沒有魚蝨的困擾,是頗具發展潛力的魚種,不過,天災造成的高風險,仍讓業者有點吃不消。黃如芳表示,箱網養殖需要先投資魚苗、器材、飼料、冷凍庫及水電費用等開銷,是否能夠回收卻無保障,像去年奇比颱風(民國九十年六月)侵襲澎湖,箱網裡的魚不是逃走,便是夾在網內死掉,業者的損失相當嚴重,有人養了十年箱網,賺三千萬元,奇比颱風一次就賠光了,加上目前景氣差,高價位的魚銷路也受到影響。
  縱使有天災損害、魚獲減少,又有廉價中國魚貨競爭,海始終是澎湖人賴以維生的田地。雖然菜園不見了,「菜園」還是叫做「菜園」;菜園的人正打算和澎湖海洋技術學院合作,把蚵仔改成珍珠,養出菜園漁業閃亮的未來呢。
資料來源:漁業資訊服務網
澎湖菜園之海洋牧場:影片閱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