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休閒漁業-我國漁業概況 洪敬哲08/4/29

















課程:休閒漁業 老師:徐瓊信     
班級:觀三甲  學生:洪敬哲   
學號:1094411026  
e-mail:kin75920@yahoo.com.tw       

  台灣地區漁業生產量,86年為1,246,077公噸,較85年增產0.5%(6,442公噸)。漁業生產量比較詳如附表。

(一)遠洋漁業
  通常係指在世界三大洋的公海或他國200浬專屬經濟區內作業之漁業
要漁業包括鮪釣、魷釣、鰹鮪圍網及拖網等種類。政府核准業者在世界各重要港口,設置67個遠洋漁業基地,可提供遠洋漁船進港轉口外銷魚貨及補給作業。目前計有28個國家與我國建立有漁業合作關係,參加合作漁船數達600餘艘。
於民國73年時,全國漁業總產量首度突破 100萬公噸,遠洋漁產量約為40萬公噸,近10年來,其產量均逐年劇增,產量佔全國漁業總產量亦高居50至60%,惟其成長速度已趨減緩,達到成熟階段,由於政府採取限建減船政策,近年來產量或產值均維持穩定
除拖網及魷釣業漁業係以內銷為導向之產業外,鮪釣及鰹鮪圍網等漁業則以外銷為主,且漁船終年在國外基地作業,惟基於國際社會日趨重視公海及各國經濟水域內之魚類資源保育及共同管理工作,未來遠洋漁業更應積極推行國際責任制漁業經營理念,加強國際漁業投資合作關係。


(二)沿近海漁業
  自民國78年起,沿近海漁業係指以國內漁港為基地,在我國200浬專屬經濟區內從事漁撈作業者。
主要漁業包括中小拖網、鯖圍網、火誘網、鮪延繩釣、刺網、定置網等種類。
主要作業漁區包括台灣沿岸、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巴士海峽等海域。
民國70年代以前,為其成長期,生產量最高曾達38萬公噸,惟自70年代以後,呈衰退期,其總量始終在27至32萬公噸之間徘徊,並於80年代起,出現顯著下降之勢。
除延繩釣漁業生產之鮪魚,以供銷日本生魚片市場為主外,其餘漁獲物則大多供應國內市場需求。近年來面臨日益嚴重的資源枯竭、船員不足、海水污染及大陸漁產品非法進口等不利因素,未來近海漁業應朝向資源培育型漁業發展,沿岸漁業則將著重娛樂性高的休閒漁業型態發展




(三)養殖漁業
  台灣地區養殖漁業分為海面養殖、淡水魚塭養殖及鹹水魚塭養殖3大類,由於位處亞熱帶及種苗技術優越,養殖種類甚多。
在淡水養殖方面,有鰻魚、吳郭魚、虱目魚、金目鱸、草魚、鰱魚、青魚、鯉魚、鯽魚、香魚、鱒魚、淡水長臂大蝦、泥鰍、淡水蜆、蛙類、甲魚等;鹹水養殖方面,有虱目魚、烏魚、七星鱸、石斑魚、午仔魚、黑鯛、黃錫鯛、黃鰭鯛、銀紋笛鯛、赤鰭笛鯛、嘉臘、黃臘、黑斑紅鱸、鮸魚、臭肚魚、黃魚、花跳、草蝦、斑節蝦、紅尾蝦、砂蝦、蟳、文蛤、九孔等;海面養殖以牡蠣為主箱網則為石斑魚、海鱺、紅甘等。  目前草蝦、斑節蝦產量偏低,係由於蝦病仍無法有效克服所致,導致海水魚放養增加,包括石斑魚及鯛類,影響魚價之穩定,除午仔魚外,其餘魚價均呈現下跌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