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漁業發展概況


課程名稱:休閒漁業

班級:觀光系觀光三甲

姓名:涂怡棠

學號:1094411008

E-MAIL:asd520715@hotmail.com


天然漁業資源


台灣四面環海,西接台灣海峽,南鄰巴士海峽與呂宋島相望,東臨太平洋,東北可與琉球群島相呼應,海岸線長達 1,500 餘公里,大小島嶼 70 餘個 。 200 公尺等深線沿台灣東岸向南北延伸,此線以西之海域均為 200 公尺以內之淺海,受大陸沿岸之南向寒流、北向之黑潮暖流及季風漂流作用,基礎生產力豐富,為魚介貝類之良好繁殖棲息場所,形成了最佳的漁場,此海域包括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及南中國海。發展之優良天然環境條件,另外,台灣氣候溫和,沿海低漥及淺海水資源豐富地區可闢為養殖區,內水面及海灣又可從事箱網養殖,養殖漁業發展條件亦甚良好。台灣漁業大致可分為漁撈漁業及養殖漁業,漁撈漁業又分為遠洋、近海、沿岸及及內陸漁撈;養殖漁業分為海面養殖及內陸養殖。


歷年漁業發展結果


光復初期,台灣的漁產品消費來源,部分尚需仰賴進口,惟台灣地狹人稠,對海洋及漁業的依存度頗高,為因應國人對於漁產品的需求,多年來,經政府及業者不斷的努力,漁業發展迅速,漁產量逐年增加,由於漁業之發展,除促進水產加工業之發達外,並供應國民營養及賺取大量外匯,以及帶動其他週邊產業蓬勃發展,對台灣經濟貢獻鉅大。 民國84年台灣漁產量為129萬餘公噸,約占全世界漁產量第18位,價值1千零5億餘元,其中漁產品輸出,以冷凍魚蝦、活鰻及加工鰻、軟體類、甲殼類、貝類等高價品為主,輸出量為46餘萬公噸,價值395億餘元。至漁產品輸入,是以飼料用魚粉、高價鮮魚及海帶、海菜等為主,輸入量55餘萬公噸,價值175億餘元。 水產貿易量雖入超,但貿易額仍為出超,惟因我國經濟持續成長,國民所得逐年增加,展望未來國際貿易情勢,高價漁產品進口將逐年增加,出口將逐年減少,尤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國漁產品以低價進入國內市場,國產漁產品將遇到前所未有之競爭壓力。 自民國42年起實施經建計畫迄今,漁產量年成長率平均達7.0%,高居農業各部門之冠。目前全台灣共有動力漁船1萬3千餘艘,舢舨及漁筏1萬5千餘隻,養殖面積7萬餘公頃,漁業從業人數30萬2千餘人,其中漁撈業占67.6 % ,養殖業占32.4%。 民國 84 年全台灣漁業產量共1百29萬6千餘公噸,價值達1千零5億餘元,漁產量全世界排名約第18名。在全部產量中69.7% 供內銷,其餘30.3% 外銷,賺取外匯14億餘美元。民國41年漁產值僅占農產值約7.7% ,84 年則增加到24.5 % ,可見漁業發展在整個農業上的重要地位。


﹝資料來源:農委會漁業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