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休閒漁業相關研究


休閒漁業相關研究
海鮮一直廣是受大眾喜愛的美味;油質肥厚的鮪魚肉片,是日本料理店裡最受歡迎的生魚片料理,而從海裡撈起的成千上萬噸蝦子,在經過加工冷凍後運送到各地市場,更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獲缺的食材。但,您可知道我們在大啖這些美味時,其實背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混獲,威脅海洋多樣性的隱形殺手
科技的發達讓漁業邁向了新的里程,捕魚不再是駕著三兩小船在近海域作業,而是配備著精密導航系統的動力船隊,在汪洋大海裡展開系統式的圍捕;綿延數海浬的延繩垂掛著餌料引誘著肉質鮮美的鮪魚上鈎,但卻也往往吸引海鳥和鯊魚前來誤入陷阱;而捕蝦漁船在海裡灑下天羅地網,除了蝦子以外,也不具選擇性地將其他物種一網打盡,並且造成誤闖漁網的海龜海豚溺斃死亡。這種在從事特定漁種的捕撈作業中,而意外捕捉其他物種的現象又稱為「混獲(bycatch)」。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統計,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頭鯨豚遭漁網纏勒溺斃,而每年有高達25萬隻海龜和10萬隻信天翁因延繩釣而死亡,其中有19種信天翁瀕臨絕種(*1)。此外,光在地中海地區每年因混獲而導致死亡的鯊魚高達10萬隻,科學研究也指出混獲是造成過去二十年間,北大西洋將近八成的雙髻鯊以及長尾鯊族群消失的主要原因。然而,除了威脅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外,混獲也造成海洋漁業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平均而言,每次拉上來的拖曳網有將近50%的漁獲是非目標物種,這些意外混獲的生物,不是奄奄一息地再被丟回海中,便是淪為漁港裡一座座乏人問津的魚蝦小丘,等待著被鏟上卡車運往工廠輾碎加工作為飼料之用。
尋求解答,技術改良與政策雙管齊下

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數據,讓長久以來一直被忽視的混獲問題浮上國際檯面。意識到無法再輕忽混獲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漁業資源的嚴重影響,目前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嘗試發展新的改良漁具,希望能改善混獲的情形。海龜逃脫器(Turtle Excluder Device,TED)是針對蝦拖網漁業混獲海龜所設計的改良漁具,主要是在拖網中裝置金屬柵欄,海龜或其他大型動物如果誤入網中,能被柵攔阻欄下來並由逃生口處逃脫。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於1993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TED不僅防止海龜混獲的效率高達97%,同時也因為降低混獲而提高了捕蝦的作業效率。

除了TED之外,針對遠洋延繩釣的改良漁具也在漁業組織以及保育團體的推動下,結合來自世界各地的絕妙點子開始紛紛問世。相較於延繩釣傳統使用的J型鉤,圓形鉤因為倒鉤內彎呈G型,可以減少海龜不慎吞鉤的受傷程度。另外,深水下勾是一個減少延繩釣混獲問題的簡單改良方法。由於主要的混獲物種例如海龜、鯊魚等是在淺水性地帶活動,將延繩鉤垂降到100公尺以下的水域,不但可以降低混獲的比例,同時由於鮪魚偏好活動於深水域的習性,測試的結果顯示此一方法也同時增加了1.5倍的鮪魚捕獲量(*2)。

目前美國規定在其領海中從事捕蝦活動的業者,必須加裝TED以降低海龜混獲的比例,同時立法禁止所有未裝置TED地區所捕獲的蝦子以及相關製品進入美國市場(*3)。澳洲也在2001年通過「混獲行動方案(Bycatch Action Plans)」,規定其海域裡多項漁業,例如蝦拖網漁業、魷魚餌釣及沿岸底拖網漁業等,都必須配備TED或者其他減少混獲的裝置(Bycatch Reduction Device,BRD),以降低混獲的比例。此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海洋漁業局(NMFS)以及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Earth Island Institute)雙雙推出「無害海豚(Dolphin Safe)」的認證標章(*4),加註此標章的鮪魚產品在捕撈的過程中不會傷及海豚,不但正面肯定以減少混獲海豚的方式捕釣鮪魚,同時也提供資訊讓消費大眾有機會選擇這類的鮪魚產品。

然而,相較於這般的國際趨勢,台灣目前不管在減少混獲的漁具改良或者政策方面,相關的迴響仍十分有限。今年十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選擇在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的年會之前,公開譴責日本、南韓和台灣等三個南方黑鮪總漁獲量最高的會員國,對於減少混獲的措施卻相對地最為貧乏,呼籲CCSBT提出解決的對策。台灣的延繩釣漁船仍使用會對海龜造成嚴重傷害的傳統J型鉤,僅根據「台灣減少延繩釣漁業意外捕獲海鳥國家行動計畫」以及漁業法,規定在南緯南緯30度以南或北緯23度以北作業之延繩釣漁船,必須裝設避鳥繩,同時配合夜間投餌等措施減少海鳥意外混獲的發生。雖然規定漁民必須填表通報,並實驗性地執行海上觀察員制度蒐集混獲資料,但總體而言,目前台灣仍缺乏完整的混獲資料以及評估系統,對於擬定具體的漁業管理政策仍是一大問題。

海洋資源面臨危機,需要全球總動員

混獲已經成為國際漁業所矚目的焦點,然而,混獲所勾勒出來的問題,不過是現今海洋資源所面臨危機的冰山一角而已!從1900年自今,過度的捕捉已經讓許多海洋生物的族群量大幅減少剩下不到10%。根據國際糧農組織(FAO)的資料顯示,全球的鮪魚捕獲量從1950年不到60萬噸,到2005年的6百萬噸,足足增加了近10倍之多(*5)。單純地以數字來看,漁獲量的大幅成長代表的也許是一種人類文明的進步,然而,當海洋被一掃而空,成群的鮪魚不再悠游於海中,我們所能捕捉到的魚越來越小,這樣的進步是否是我們所期盼的?

近幾年,由於思維的演進與永續利用的意識高抬,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針對海洋資源危機尋求可能的解決之道。基於科學資料的漁業管理政策是遏止問題持續惡化的關鍵。舉例來說,美國墨西哥灣漁業委員會(GMFMC)為了在2010年前解決在墨西哥灣過漁紅鯛(red snapper)的問題,除了降低漁業的捕獲量外,由於蝦拖網漁業所造成的紅鯛混獲比例也必須減少75%。除了政策面之外,消費者對於永續漁業產品的訴求在未來也將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例如,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便針對符合永續利用漁業的產品,發行環保標章(eco-label)認證,不僅藉由消費者的選擇正面肯定了這些永續漁業,同時也幫助建立了漁業的追蹤監測體系。
台灣也已經開始執行限漁的相關措施,像是東大西洋的黑鮪限制配額以及最小魚體限制,然而,其他如混獲以及更為積極的漁業資源復育管理仍顯得匱乏。
此外, 漁業資料的缺乏使得以科學為基礎的管理措施擬定難以施行,像是每年根據族群量的變化設定隔年的漁撈作業時間長短、混獲比例限制等等。因此,如何落實漁業資料的蒐集以及建立追蹤監測系統將是未來的一大方向。目前台灣仍未有如國外的永續漁業產品認證,除了無法正面鼓勵永續漁業外,消費者也無法藉此獲得足夠的資訊選擇對於環境與人體都健康的漁業產品。
餐桌上,每一尾魚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也許是一個對於人類貪婪的嚴厲控訴,也許是一則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例證,下一個世代會聽到怎樣的一個故事,就端看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如何選擇了。
班級:休閒一甲
學號:1096420043 
姓名:廖庭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